4月18日,在“Bridge不畏懼”2019連連跨境開放日現場,連連銀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(下文簡稱“連連支付”)CEO潘國棟向海內外的跨境電商賣家們宣布,2018年,連連跨境收款GMV(拍下訂單金額)同比增長1242%,活躍店鋪增長682%。 先后服務中國39萬跨境電商出口賣家、累計服務用戶超3.69億人次、累計跨境交易金額超過930億元……從2013年成為中國(杭州)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首批試點企業,到年初“LianLian Link”平臺的正式上線,連連支付在跨境電商領域逐步起勢,逐漸成為中小企業電商業務“出海”的有力選擇。 “風之積也不厚,則其負大翼也無力”。連連支付厚積薄發的背后,隱藏著什么訣竅? 立足“合規、安全”服務企業客戶 自2013年開始拓展第三方支付業務時,連連支付便有著清醒認知——做支付,合規是前提,安全是保障。 2011年8月,連連支付獲頒《支付業務許可證》(即通常所說的“支付牌照”),并于2016年成功續展;2013年11月,連連支付獲得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資質,近年更在英國、美國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拿下數十個“支付牌照”,在“合規”方面可說是業界領先。 在“安全”方面,連連支付運用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前沿技術,“下血本”開發了兩套安全系統:一套是名為“宙斯盾”的“智能防欺詐風控系統”,一旦發現異常交易并確認商戶確實存在違規違法行為時,可以及時攔截商戶風險資金,目前基本能做到“24小時內發現、覆蓋80%交易風險”;另一套是名為“福爾摩斯”的“智能反洗錢系統”,旨在構建實時聯動的風險管理體系,極大地提高了反洗錢工作效率,為平臺合規運行加上了一道“安全鎖”。 為何“下血本”?正因連連支付對自身的定位是“為行業客戶提供支付服務”——“打鐵還要自身硬”,連連支付的平臺夠“硬”,才能打得動“行業客戶”這塊“鐵”。 “無論是新興互聯網公司,還是傳統線下企業,只要涉及網絡交易等業務場景,都需要具備相應的支付能力,但支付牌照獲取難度大、成本高,企業自身難以解決。通過連連支付的‘智能賬戶’,這些企業的‘合規’問題就迎刃而解,更可以在我們的幫助下建立起完善的支付賬戶體系,更好地為他們的客戶做好服務。”連連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。 近年來,連連支付為全球跨境電商中小企業持續提供優質、高效的服務,贏得了堅實的口碑。億邦動力研究院《2019中國跨境電商金融服務生態研究報告》顯示,2018年連連跨境支付品牌滲透率增速達35.9%,在第三方收款工具品牌滲透率中占比52.7%,兩項數據均居行業第一。 “開放、協同、繁榮”的服務交易平臺 “打造開放、協同、繁榮的全球跨境電商服務新生態”,是連連支付未來十年發展的“總目標”,而這目標的落腳點,還在“服務”二字上。 “解決了賣家的支付收款問題,更要滿足那些關乎他們生存和發展的迫切需求。”潘國棟表示,跨境電商服務在線交易平臺“LianLian Link”的推出,正是連連支付思考和探索的結果。 從今年1月9日發布上線以來,LianLian Link成長迅速,目前已經完成全品類服務商入駐,可實現跨境電商賣家“全鏈路”服務。這個年輕的交易平臺,朝著“構建跨境電商新生態”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。 對于跨境電商企業來說,LianLian Link是一個使用方便的服務交易平臺,能夠在上面輕松找到企業所需的各類服務;而對于跨境電商這個行業而言,LianLian Link最大的價值,或許就在于“Link(連接)”——是傳統服務商“線下”與“線上”的連接,是跨境電商行業“上游”至“下游”的連接,更是境內外優質服務商之間的連接。 “我們對LianLian Link的期許,不止于服務商之間的‘連接’。我們更希望,它能夠成為一個‘開放、協同、繁榮’的服務平臺,帶動入駐平臺的企業,一同做大做強。”潘國棟表示,今年下半年,LianLian Link將開通政務專區,在和全國各跨境電商綜試區建立合作關系的基礎上,為平臺上的賣家提供資訊發布、政策解讀、園區介紹等服務,更好地做好“牽線搭橋”。同時,名為“嫩芽成長計劃”和“共建者聯盟”的“孵化式服務”也在籌備之中,LianLian Link計劃將為入選賣家提供免費案例分析及指導、“賣家導師團”指導等服務,幫助賣家企業提升競爭力。
|